
说到途观L,很多人都知道它其实算是大众家族中比较平民化的SUV了。就一路走来,第一代其实挺早的,2016年广州车展一亮相,马上就感觉这个车型挺得大众胃口的,说白了,空间大、外观体面,至于出什么差错,大家其实也没太关注。2017年上线后,变得更成熟,也算是国产化的一块试金石。
我在第一线干了好几年,能发现的,就是途观L的一个核心竞争点:空间。它有七座版本,绝对是宽敞到可以让一家五口长途跑路都不觉得挤。你别说,我之前带朋友去郊游,他那六一宝宝级的大夫人,坐进去感叹:这空间,不比我家客厅还宽敞。真不是夸张,尤其是座椅布局合理,后排腿足够,头也不顶天。
但,讲真,造这些大块头车,成本不低。研发成本——我说个可能大家不知道的点,途观L的不仅仅是个外壳,它的研发投入在同级别中不算低的;供应链也很讲究,车用的各种零件,从底盘到内饰,绝大多数都得确保大批量生产的可控性,毕竟后来要保证质量过关。
这倒让我想起几年前遇到一个修理工,他跟我抱怨:你知道吗,说到用料和工艺,途观的质量是真的不错。连一块皮革,都不是用的那种寡廉鲜耻的便宜货。我还记得,特别是在冬天,开车长时间后,前排座椅加热的效果还挺明显,感觉比我业已换了好几次座椅的某些咸猪手品牌要舒服多。
但你说说别的同价位的车,比如别的品牌,比如哈弗、吉普,虽然起步价差不多,但内部用料、动力调校、行驶质感可以比较吗?一比,差距还是挺大的。途观L那套2.0T涡轮增压,最大功率137kW扭矩320N·m,市面上不少家庭用车,连个油耗都吃不下去。
我刚才翻了下笔记,看了份报告,百公里油耗6.6L,确实挺省油,但这个数字不能只看闪亮亮,实际用起来,涨涨跌跌,算下来,养车成本还是不能忽视。加上,一个有趣的小发现——朋友说,其实我觉得,用车成本除了油,还得算维修。这辆车从2017年到里程到6.9万,基本没有出过大问题,除了个别小情况,但也就这点,还算是良心货。
二手车市场上,这台车价格波动也挺大的,现在报价想不到11.99万——比市场平均低了点,算是偏蛋糕上的花。我估摸着,折算成年用车成本,也就在13527元左右,比起一些新车,还是相对贵点,但你途观L的保值率也高,据说在52%左右(这个数字是不确定的,数据来源有限)。有人开了两三年,卖出去还能保个不错的价格,应对以后换车还是有点底气的。
如果说缺点的话——其实用车成本略高,这个是大家一定要考虑的。它的车况也有点小瑕疵——后备箱底板有点水痕,座椅滑轨稍微有拆卸痕,朋友说:这些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,反正用料都挺扎实。我也自己稍微想了想,可能是之前倒水进去没有处理好,但不是泡水车。关键是,事故、火烧、水泡都查明不是,安全隐患还算可以接受。
要我说,这个价位,总体来说,性价比还算OK。空间大,配置丰富,尤其是安全配置——360度全景、多安全气囊,还有主动刹车,家用绝对靠谱。至于用车需求,很多家庭会选择它,就是因为它能满足住得宽、跑得稳、用得放心这三点。
但说到这个点,我有个小疑问:你觉得,这样的车,未来几年还值得入手吗?是否会因为市场环境变动,而贬值得更快一些?我自己估计,也许还得看换代的节奏——反正,没想过大众会突然大幅降价,只是觉得,这辆车的耐用性和二手市场表现还是挺不错的。
我还在想一件事。平时开车,看见身边的家庭用车,很多还在跑十万公里的季节里,能保持这么高的性价比,真的是挺意外的。这辆车未来如果临近换代,可能还会值钱几分,或者,日常养护不用太费心。
你们觉得,这个价位,你还会考虑这样的车型吗?或者说,空间、配置、价格哪个更重要?
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,内容由人工写作,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(AI)工具辅助产生。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、语言润色、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,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。
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,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。 如需引用或转载,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。
钱龙配资-配资网络炒股配资-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-配资门户网站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